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来源:管理员 时间:2022-05-16
河南省纳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天然产物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涉及有效成分组提取分离、植物源农药、功能食品及原料、保健食品、中兽药、天然药物与天然产物功能评价及现代制剂技术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核磁共振偶联指纹图谱技术,有效地解决天然产物复杂活性成分认知不力、检测不全、条件难控、操作复杂等关键难题。
立足我国丰富天然产物资源和河南省科学院技术优势,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天然产物领域前瞻性、关键性、原创性、公益性、应用基础及开发性研究。现有中原地区唯一的省级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有河南省科学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天然产物院士工作站、中美天然产物联合实验室(与康奈尔大学共建)、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下设天然产物物质基础研究实验室、天然药物与健康产品研发实验室、功能活性实验室、分析检测实验室与中兽药研究实验室等多个研究部门;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麻省医药大学等多家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院所在天然产物相关领域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1年12月底共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星火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6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新生物制品新药证书1项,获国家农业部农药正式登记证2项,获国家保健食品证书1项,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1项,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1项。
植物源农药方面:6%苦皮藤素母药、 1%苦皮藤素乳油获得农药登记。
苦皮藤素单剂及其配伍制剂杀虫谱广、功效显著,苦皮藤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生产苦皮藤素原药、制剂各项技术研究基础扎实,绿色无公害农药苦皮藤素单剂及其配伍制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前景。
功能食品及食品原料方面:对焦作市博爱县“四大怀药”后第五个地理标志产品怀姜研究开发,采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分析、鉴定等技术手段,结合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等水平的生物活性评价,采用核磁共振偶联指纹图谱新技术,对怀姜质量标志物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修订了《地理标志产品怀姜》河南省地方标准;优化了怀姜现有产品加工工艺,提升了产品品质,并研发系列怀姜功能性创新产品10余种等,为怀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常用作硒营养强化剂。它是第21种人体必需氨基酸—L-硒代半胱氨酸的硒甲基化衍生物,,具有化学结构明确、毒性小、生物利用率高、补硒效果好等优点,不仅对多种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有预防作用,而且对癌症治疗有辅助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于2021年取得保健食品原料生产许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亚麻荠为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植株有较强的抗逆能力且油中含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神经酸,号称“种出来的深海鱼油”、“陆地上的脑黄金”,是国外市场畅销的高端健康油品之一。亚麻荠籽油也是优质化妆品原料。目前开展了新食品原料申报、建设了年产200吨基础油生产线,现在在建设亚麻荠种植、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区域亚麻荠油料作物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以优质油料作物种植-良种繁育-产业加工-优质食用油和化妆品原料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
研发艾草新产品,研发产品新工艺。丰富产品类别、提升产品品质,发挥艾草的医用价值和艾草的保健功能的日用产品。促进艾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1、开发高价值艾草原料,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和三萜类成分。利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和设备进行艾叶高价值原料开发,开发成活性明确的抗菌、增平喘、抗过敏性休克、镇咳祛痰的医用产品原料,日化产品原料、农化产品原料。2、开发艾草医用产品,利用艾草明确的抗菌等功能,开发医用贴剂、膏剂、凝胶剂等医用产品,开发抗菌、止痛、抗过敏等产品。3、开发艾草环保、日化产品,根据艾草对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开发气清新剂、消毒剂、除味剂等相关产品及设备。开发艾草抗菌、抗病毒等功能性日化产品。
中兽药方面:对天然植物的抗菌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多种抗畜禽耐药病原菌与常见病毒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与有效部位,目前申报新药证书3项,相关成果获201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